1949年8月30日,马继援携带28个箱子的黄金坐飞机从西宁乐家湾机场仓皇出逃,临走前为拉拢部下继续卖命,指示:“所有的团长发一根金条,赵遂、马文鼎、谭程祥、马振武等人发两根金条。” 马继援出生在1921年1月18日,甘肃河州人,回族,父亲马步芳是青海军阀头目。作为独子,他从小就被父亲重点培养。十二岁就进了青海回教促进会附设小学,后来转到昆仑中学读书。马步芳为了儿子,还在学校加了高中部和军事课,比如步兵操典啥的。1936年,马步芳送他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军官训练班,补军校基础。这时候他才十五岁,就开始接触军务了。早年他当过青海省南北边区警备司令部上校参谋长,虽然是名义上的,但也算进了军界大门。接着,他升到第100师手枪团连副、连长,再到第100师部参谋、青海南部边区警备司令参谋长、骑兵第五军及第八十二军军官训练团第三大队大队长,拿了陆军上校军衔。 1937年,马继援出任陆军第八十二军骑兵第三旅旅长,同年四月还兼青海省参议会秘书长。1940年六月,他成了青海省政府委员。1941年,升第八十二军少将副军长,同时当国民党青海省党部委员和三民主义青年团青海支团部干事长。那时候马步芳兼军长,但实际事务多交给儿子处理,除非大事。1943年三月,他代理第八十二军军长,后来正式接手。1944年,去重庆进中央训练团党政班和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第一期培训。抗日时期,他带部队在山西、河南、安徽打日军,拿下些战绩,自称日落将军。1946年,当整编第八十二师师长,参与陇东作战。1949年七月,升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。马继援娶了张训芳,她改名张训芬,加入伊斯兰教,两人有孩子。兰州战役里,他是守兰州总指挥,败后就开始准备撤。 马继援的军事路子基本靠父亲铺,但也积累了经验。他在部队拉拢下级军官,当军官大队长时,就培养亲信。中级军官影响力不够,马步芳帮他调整。抗日时,他用骑兵战术,打过几次仗,让对手吃亏。解放战争中,他三次和彭德怀部队交手,靠地利和机动性占上风,但整体上马家军以凶悍出名,却没敢往中原扩展。马继援年轻时狂妄,谈军事头头是道,但实际指挥有局限。1949年,兰州守卫失败,他率部败退,部队士气崩盘。这时候,他面对推进的压力,决定撤离西宁。 兰州战役结束后,马继援从战场败退回西宁。八月三十日,他下令把二十八箱黄金装上飞机,这些箱子装了马家多年攒的财富,包括青海省政府金库的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东西。机场是乐家湾,那天他带亲信军官和士兵搬箱子上机。部队已经无心打仗,为稳住局面,他指示分发金条。每个团长发一根,赵遂、马文鼎、谭程祥、马振武这些核心各发两根。这么做是为了拉拢部下,让他们继续阻击,为自己逃跑争时间。金条从箱子里取,分发过程由他监督,军官领了后返回岗位。飞机起飞后,他经重庆去广州,留下部下组织抵抗,但整体已溃。 这个分发金条的举动,暴露了马继援的算计。他知道部队快散架,用财富换忠诚,但这也加速了马家军瓦解。青海多年的积累,就这么被他带走,用于个人逃亡。兰州失守后,马家军主力已损,宁夏兵团和青海部队不协调,早前马继援就把宁夏摆一线,听命不统一,导致失败。分金条后,部分军官带兵阻击,但没挡住推进。马继援逃离标志着西北马家统治结束,他带走的黄金成了最后筹码。 兰州失守后,马继援九月二日乘飞机经重庆到广州,年底随父亲去埃及暂住。后来移居台湾,当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。1951年,他以军人身份进三军联合大学第三期学习,后进国防研究院第五期深造。1969年,出任国民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党务顾问,继续搞党务。1981年,以中将军衔退役,结束军旅。九十年代初,退出国大代表,转私人生活。他写了《我的军事思想》,记军事观点。2001年,和妻子张训芬从台湾去约旦住,后移沙特阿拉伯,住父亲晚年地方。 晚年,马继援在沙特吉达低调生活。2008年汶川地震,他捐五千美元支援灾区。2012年二月二十七日,他在吉达病逝,享年九十一岁。马继援一生从军阀继承人,到逃亡异国,经历大起大落。早年靠父亲上位,指挥作战有成绩,但后期败局定型。他没留在大陆,辗转国外安度余生。捐款举动虽小,但显示对故土的念想。马家军整体上以扩张野心出名,马继援作为核心,双手沾血,反动生涯长。但晚年平静逝世,没回故土。 马继援的轨迹反映了军阀时代的缩影。从小被培养成接班人,到指挥大战役,再到仓皇逃亡,带走黄金分金条拉拢部下,这一切都源于权力和财富的纠缠。西北马家军凶悍,却内斗不止,导致崩盘。他晚年捐款,或许是最后的赎罪或怀旧,但改变不了历史定位。军阀子弟的命运,往往随时代翻转,他从二十岁军长到九十一岁病逝,跨了近百年风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