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122941

[月亮]中国的综合国力超过美国还要多久?其实2023年以后,中国最困难的阶段就已

[月亮]中国的综合国力超过美国还要多久?其实2023年以后,中国最困难的阶段就已经结束了,真正的挑战不在美国,而在我们内部。跨过了2023年,美国人就不再是我们走向全面复兴的最大障碍,因为中美的实力对比已出现了最为关键的转折点,证据是两个重大事件。   第一个关键事件发生在2023年春节期间。一个中国气象气球误入美国领空,在高空飘浮时暴露了美军防空能力的真实短板。当气球处于三万米高空,美军除了外交抗议外毫无实质对策。气球降至两万米时,连F-22这样的顶级战机都表示超出了作战范围。直到高度降至一万多米,美军才勉强将其击落。整个过程无意中让我们看清了美军空防体系的实际能力边界。   第二个事件则是2025年的美日菲联合军演中的特殊一幕。中国的815A电子侦察船竟能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,直接接近美国军舰至8海里距离。在现代海战中,这几乎是近战范围,而美军引以为傲的雷达系统却全程失效,最终靠船员肉眼才发现我方侦察船。这次"意外"暴露了美军海上信息感知能力的实际水平,远低于外界想象。   这两个事件清晰表明,美国军事上对我们的绝对优势正在快速消退。当外部最强大的阻力不再决定性时,我们发展的瓶颈自然转向内部。内部最大的挑战是什么?就是网上那句流行语所揭示的现实:"1200万大学生嫌多,900万新生儿嫌少",就业与生育两大困境。   生育率持续走低,很多人习惯归咎于年轻人自私,但实际上繁衍是人类本能,不生孩子的根本原因是高昂成本。从婚房、彩礼到孩子教育,总开销轻松过百万。   一个月入6000的年轻人,不吃不喝需要攒14年才能凑齐这笔钱。90后、00后多为独生子女,还面临双方四位老人的养老压力,这种经济重担下,晚婚晚育几乎是必然选择。   就业方面同样严峻,2025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222万,创历史新高。社会上有声音责怪大学生挑三拣四,或批评大学扩招政策。但事实是,我们的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到大学,一直培养的是适合办公室工作的人才,却期望他们主动去工厂生产线,这本身就是矛盾的。   扩招方向没错,问题在于产业升级跟不上人才输出速度。以日本汽车产业为例,提供了约550万个高薪岗位,但即使我们完全取代他们,也只能解决不到半数毕业生就业。结果就是众多高学历人才涌入外卖、网约车等行业,形成严重错配。   只有这些内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,中国的复兴之路才能真正畅通无阻。复兴不仅是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,更体现在每个人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对未来的信心上。你认为这些内部挑战中,哪一项最急需突破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。